欧宝官方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欧宝官方app > 木材粉碎机

当前位置首页 > 欧宝官方app > 木材粉碎机

双碳目标将带来经济和社会布局的巨变新能源或助推西部成中国的“阿拉伯”

发布时间:2024-05-24 作者: 木材粉碎机
产品介绍

  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是当下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由联合国和中国政府支持,政、商、学、社等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国际流合作平台、首届“上海气候周”于2024年4月22日-4月26日在上海举办。

  开幕式的当天正逢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以“中国行动、亚洲声音、世界标准”为宗旨的气候周旨在促进全社会多层次参与中国“双碳目标”承诺。

  2020年,中国明白准确地提出在2030年之前“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眼下,中国的经济和能源发展正在经历重大的转型,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气候周前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一季度中国GDP数据,同比增长5.3%。新华社报道称,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持续改善,部分原因是“绿色创新推进高水平发展”,并补充说“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在22日的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和中国的官员学者就“双碳目标”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国的能源转型路径,各方如何更好地参与这场变革中来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副理事长、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主旨演讲中指出,随着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集中布局在西北地区,东西部的发展差距预计将显著缩小。从长远来看,随着西部地区的持续发展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西部戈壁滩将成为财富的新源泉,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其富裕程度甚至有可能超越东部省份。

  中国东西部在人口和经济发展上存在巨大落差。“胡焕庸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省的爱辉(原瑷珲县)延伸至云南省的腾冲,形成了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之间的明显界线。在“胡焕庸线”的东南侧,年降雨量介于1000至1800毫米之间,而在其西北侧,年降雨量仅为100至600毫米。这一气候特征导致了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巨大落差。中国约14亿人口中有96%居住在胡焕庸线的东南侧,这一地区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西北部虽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达600多万平方公里,但仅有4%的人口,大约五六千万人。这一分布造成了中国东西部在人口和经济发展上的巨大落差。

  黄奇帆表示,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中国将在能源结构上进行重大调整,发展光伏能源、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源以及可能大规模发展的氢能源。这些清洁能源将逐步取代现有的石化能源,预计到2060年前,将替代80%以上的石化能源。

  在需求侧,中国将尽可能地实现以电代油、气、煤,目标是至少减少80%的碳排放量。剩余部分将通过碳(捕捉等)综合方法实现减排,以达成“双碳目标”。上述转变将导致中国能源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双碳目标的实现将推动中国经济空间和社会布局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由于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将集中布局在西北地区,东西部的发展差距预计将显著缩小。

  黄奇帆表示,中国传统上依赖地下资源,但总体上缺乏丰富的能源资源。然而,西北地区广阔的沙漠和戈壁滩,占地约200万平方公里,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太阳能和风能生产基地。与水电相比,光电和风电在这些地区的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且目前水电(在东南部)的发展空间已相对饱和。

  “如果西北地区能够增加15万亿度电的发电量,以每度电3毛钱计算,将明显提高人均收入,预计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有望与东部发达省份持平。”黄奇帆说。

  截至2020年,中国西部各省与东部各省之间的人均GDP比例已经从2000年的4:1降至2:1。黄奇帆认为,展望未来十到二十年,实现1:1的平衡比例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预期中的发展的新趋势。从长远来看,随着西部地区的持续发展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西部有潜力成为中国的“阿拉伯”,其富裕程度甚至有可能超越东部省份。

  随着新能源的建设,西部戈壁滩将成为财富的新源泉,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此外,西部能源产出后,东部耗电耗能高的产业可迁移至西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西电东送将成为西部支持东部发展的重要桥梁。

  光伏和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往往集中在沙漠和戈壁滩等广阔地区展开,而超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则为这些地区的能源输送提供了可能。

  传统的高压线与变压器,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300年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源输送效率低下。传统上电力每输送1000公里,就会损耗约15%的电力。1000亿度电输送到1万公里以外时大部分已经在路上“被消耗掉”了。而超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明显降低了能源输送的损耗,每1000公里仅损耗1.5%,即使是1万公里的长距离输送,损耗也仅为15%,远低于传统输电方式。

  联合国已将超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视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组成部分,以进行全世界内的电力输送。而中国在超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头羊,将在这场能源变革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光伏发电面临的主体问题是其特性决定的电力供应的不连续性:白天有电,夜间无电。为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国提出了在全球不同时区建立能源生产基地的方案:利用纽约时间、伦敦时间、北京时间,在全球至少三个位置上建立光伏能源生产基地。

  这些基地覆盖数十万平方公里,能利用地球自转带来的日夜更替,实现全球电力的连续供应。白天中国的光伏电不仅覆盖亚洲,而且输送到欧洲、美洲。晚上,欧洲和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的电力覆盖到欧洲美洲和亚洲。后半夜,美洲的沙漠、墨西哥或者美国东部的戈壁滩的电力覆盖美洲、亚洲、欧洲。环绕全球4万公里,而超高压直流输变电能够使得地球上利用太阳自转的时间把全球的电力互联互通。

  “利用太阳能和地球绕着太阳自转的过程,用超高压解决输电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基础。而中国超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正在起到关键的作用。”黄奇帆指出。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则表示,中国新能源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增长近年来非常迅猛,2023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15.2亿千瓦,占全国总电力装机容量的52%。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一定要要处理好发展安全和绿色转型之间的平衡,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系统的转型,利用我国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全力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尽快使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增量赶上并逐渐超过新增能源需求量。”李政说。

  黄奇帆指出,目前中国的工业地区有四个问题,一是消耗材料太多,二是能耗相对高,三是循环利用不足,四是节能减碳的工业流程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重要的是今后二三十年调整中国的工业公司结构,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材料消耗,源头减量,从源头解决资源消耗高的问题。”黄奇帆说。

  “十四五”规划里提出,到2035年要让中国制造业工业的能耗降低到全球平均值,2050年降低到发达国家G20的平均值 。目前,中国工业产品的循环利用率仅为百分之十几,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循环利用率约为50%。通过对报废工业产品做拆解、分类和再利用,可以轻松又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

  黄奇帆还指出,今天的工业流程是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形成的。比如1000万吨油进去,变成600多万吨的汽油、柴油,剩下300多万吨可能用于化工材料。而今后不需要用那么多汽油、柴油,各种工业流程都要改变。总之,整个中国工业制造的流程将有一个巨大的技术进步和改造。

  在距离2060年的三十几年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建设的投资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赛道。

  多项研究都指出,“双碳目标”在今后几十年会在中国形成上百万亿人民币的投资。其中,清洁能源替代石化能源的生产基地,包括光伏基地、风力发电基地、水电站基地、核电站基地、新能源的发展等将是投资的重点。

  需求侧的消费转型包括以电代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转型,以及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等领域也将吸引大量投资。

  在能源输送与储存领域,从清洁能源基地到消费端的电网、超高压直流输变电、智能电网和储能系统的建设会需要万亿人民币规模的投资。此外,中国传统工业体系的技术改造,包括源头减量、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和工艺流程变革,也会需要万亿人民币级别的资金。

  黄奇帆指出,中国眼下正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并不是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技术进步都叫新质生产力,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技术、新生物医药、新高端装备这5个环节颠覆性的技术进步,将构成人类社会新的生产力。

  而新能源作为新生产力的重要一部分,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工具的创新以及数字要素创新形成的颠覆性发展中,将是重中之重的环节,所以新能源投资不是简单的基础设施投资,而是会带动技术进步、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我们坚信,围绕着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的双碳目标执行到位,推动中国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动中国梦理想的实现。”黄奇帆说。

  中国电力网于1999年正式上线运行,是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全国性电力行业门户网站。

二维码
关注我们